穆帅"兼职"早有成功案例 传奇主帅曾兼荷兰巴萨
本周四晚间,媒体曝出葡萄牙足协邀请穆里尼奥“兼职”国家队主帅的消息,一时间令皇马如临大敌。根据《阿斯报》报道,目前穆里尼奥已经同意,就等皇马点头认可。在历史上,并不缺乏名帅“身兼两职”的情况,米歇尔斯、洛巴诺夫斯基、希丁克等人都创造过“兼职”的成功。
同时执教国家队和俱乐部,从理论上来说并不矛盾。国家队主教练并不需要每天和球员们在一起,每周也没有联赛可打,而国家队的比赛日都是联赛的间歇期。因此一名教练同时身兼国家队主帅和俱乐部主帅两个职位,并没有多少的不可操作性。
实际上,在历史中就有不少名帅是“兼职”的成功典型。比如前荷兰名帅、克鲁伊夫的恩师米歇尔斯,前苏联传奇球星洛巴诺夫斯基,荷兰名帅、“神奇教练”希丁克。
1974年世界杯,米歇尔斯挂帅、克鲁伊夫领军的荷兰杀至决赛惜败于前西德,被称为“无冕之王”。当时米歇尔斯就是在执教西甲豪门巴塞罗那。
比起米歇尔斯,洛巴诺夫斯基的经历就更加传奇。洛巴诺夫斯基在球员时代是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最出色的前锋之一,曾在前苏联国家联赛中出场258次打进71球,现在基辅迪纳摩的主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。
1974―1982,1984―1990,1996―2001年,洛巴诺夫斯基3次执教基辅迪纳摩,而在1975―1976,1982―1983,1986―1990年,他又3次任前苏联国家队主帅。2000-2001年,洛巴诺夫斯基还曾担任过乌克兰国家队主帅,这让他有过3次“兼职”的经历(1975-1976;1986-1990;2000-2001)。
现在球迷们都很熟悉的希丁克就不用说了,2005-06赛季他率领埃因霍温称王荷甲,而在2006年夏季他率领澳大利亚闯进了世界杯16强。2009年,希丁克也曾执教过切尔西半个赛季,以取代下课的斯科拉里,而那时他还是俄罗斯主帅。